-百名医药专家企业家走进青海柴达木绿色有机枸杞种植基地
2014-08-18,德令哈,青海–由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联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由道地药材国际贸易联盟、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协办的第五届道地药材产业论坛暨首届道地药材(枸杞)产业发展国际论坛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中共青海省海西州委、中国医药物资协会、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海西州农牧局、道地药材国际贸易联盟及其会员单位以及各地医药企业、媒体代表等共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对青海道地药材——枸杞的研讨,实现道地药材可持续种植理念的普及和负责任产品的国际贸易联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吴振斗在开幕式致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尤其是国际合作方面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知名度。中医药对当今慢性病和新发传染病有明显疗效。在环境和食品等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产业为满足人民群众的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提供保障 。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忠良表示,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作为国家一级行业协会,拥有医药工业、商业、零售、道地药材栽培等众多领域的三千多家会员。协会号召和组织中医药贸易商、批发商、中间商,中药种植、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合起来,促进道地药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公平贸易,为促进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建银发表了讲话。他表示,道地药材国际贸易联盟的主要宗旨和目标是促进道地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推动道地药材的科研、种植、加工和贸易。青海枸杞产业链的发展十分成熟,这次的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青海枸杞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打造青海枸杞品牌。
海西州农牧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顺介绍到,海西州自2008年起大力发展枸杞产业,截至2013年底,种植面积已达31万亩,成为仅次于宁夏的全国第二大枸杞种植基地。海西州充分发挥资源、地域优势,立足国内外高端市场,以“发展园区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精细化、质量有机化、市场高端化”为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来自农业或医药研究机构、协会、企业的专家学者就中药材科研和技术和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结合枸杞种植发表了主题演讲,其中TRAFFIC药用植物中国项目经理李晨阳发表题为“绿色供应链,构建生态文明”的演讲。介绍了中医药企业如何参与可持续管理药用植物资源,Fairwild《公平野生》标准,并分享了自2011年欧盟资助的中欧环境治理项目(EGP)“中国中医药企业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资源项目”的案例。该项目由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Wecome)共同在浙江和湖南两省开展, 项目旨在提高中药生产商和贸易商参与公共资源管理能力,承担企业环境责任,达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目的。在场的专家学者及医药行业企业家代表对此先进的国际标准表示关注,并与TRAFFIC代表交流,问询具体情况。
8月20日,在海西州枸杞产业协会的组织和陪同下,包括EGP项目目标企业在内的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县的诺木洪农场、大昆仑枸杞基地和诺木洪枸杞科技园区的标准化、产业化绿色生态枸杞种植和加工基地。由TRAFFIC邀请的中国农业大学中草药研究中心主任郭玉海教授在会议中讲解了可持续农业和有机种植,并在参观过程中进行了技术指导。
诺木洪农场总面积1500余亩,其中参照欧盟标准和中国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枸杞试验田300亩,优质富硒枸杞50余亩,移植野生黑枸杞50亩和配套的枸杞干品加工厂。“中国枸杞在宁夏,精品枸杞在青海”。柴达木枸杞的独特之处在于:生长环境纯净,远离工业;果实大而肉厚;含糖量和有效成分更高。平均海拔2600-3000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病虫害轻,施药次数少,农残量极低。一些核心基地已通过美国农业部、欧盟执委会有机产品认证和中国农业部绿色认证等多项自愿认证标准。
会议结束后,TRAFFIC药用植物中国项目经理李晨阳对记者说:“作为资源保护机构,我们欣喜的看到这么多中医药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污染,保护道地药材而积极探索环保种植技术和寻求高层次的国内外产品标准。这说明中国的中医药企业正在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追求负责任的产品和贸易打造诚信品牌。这次会议以枸杞为契机,为企业乃至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浙江维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德雄表示:“此次考察将大大有助于今后EGP项目在浙江和湖南推动药用植物的有机种植和有机产品的研发,也希望藉此论坛,将国内外有机产品的市场信息进行整合,达到更高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需求。”
注:《公平野生》标准是指导野生植物可持续采集的标准。为应对人类对天然产品日益增大的需求对野生植物资源所带来的重大生态和社会挑战,TRAFFIC和其它机构共同开发了该标准,目的是确保野生物种和种群的持续利用和在栖息地的长期存续,同时尊重传统知识和文化,支持社会责任和公平贸易,扶持各个相关方利益,尤其是采集者和农民的生计。《公平野生》标准2.0版由公平野生基金会于2010年发布。
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李晓嘉 宣传官员 Traffic China Programme,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中国项目
Email : xiaojia.li@traffic.org
该宣传资料获得了欧盟的资助,宣传资料内容由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独立承担责任,任何情况下不能代表欧盟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