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野生保护鸟类在邻国菲律宾的贸易与贩运研究
2022年10月19日,菲律宾,马尼拉 —— 原产印度尼西亚的受保护特有鸟类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菲律宾被出售、查获,甚至再出口。 TRAFFIC最新的研究记录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菲律宾网络平台上待售的800多只印度尼西亚特有鸟类1。 自开展调查以来,Facebook已关停了发现的所有原始群组(20个),但调查人员在2022年1月的监测过程中发现,又新出现144个群组发布了各种印度尼西亚特有鸟类的广告帖,至今仍持续保持活跃。 这份名为《养殖还是盗猎?印度尼西亚特有鸟类在菲律宾的贸…
-
最新报告:犀牛盗猎与非法贸易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主要威胁
IUCN/TRAFFIC联合发布 —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非洲与亚洲犀牛专家组(IUCN SSC African and Asian Rhino Specialist)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为今年11月在巴拿马举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提交的一份新报告,自2018年以来,犀牛的总体盗猎率有所下降,且据现有贸易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每年流入非法贸易市场的犀牛角规模已将至最低水平。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非洲犀牛专家组的科学官员Sam Fe…
-
加强野生动物贸易链监管以减少人畜共患疾病风险的优先选项
TRAFFIC的综述研究评估了供应链管理和可追溯工具是如何适用于野生动物贸易链,以减少人畜共患疾病传播风险,并阐述了合法野生动物贸易需何种层面的监测才能被视为安全和可持续的。 重要发现 合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是全球老百姓收入和维持生计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为了减少与野生动物贸易相关的潜在人畜共患疾病传播的出现,迫切需要在以下方面采取一系列跨学科的应对措施: – 野生动物贸易必须要在安全、可持续和合法的前提下开展,否则需要进行贸易限制和严格执法以打击非法、不可持续和不安全的贸易活动。 &#…
-
让“付出”有用,让“改变”可衡量—引导消费者拒绝非法野生动植物制品
TRAFFIC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WCA)共同推出了基于社会行为引导(SBC)的“让‘付出’有用,让‘改变’可衡量”系列线上培训,引导消费者做出更负责任的选择,拒绝非法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针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执法,切实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有研究发现,以合法、负责任消费为目标的行为引导,可以与执法努力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将极大地辅助、甚至加成从政策与执法角度遏制野生动植物犯罪的成效。 “通过将穿山甲及其他受威胁物种从其官方出版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