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1日,日本东京 —— 一旦走私的外来野生动物通过日本海关边境管制,它们将流入合法的交易市场。TRAFFIC的新报告指出,日本的外来宠物贸易已经越过了红线。
重要发现
这份新报告还强调了外来宠物贸易对人畜共患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查获的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和蝙蝠,而这些动物的进口是被传染病控制法所禁止的。
作者对日本海关查获的案件、媒体报道和判刑报告进行了分析,包括警方在动物通过日本边境后进行调查的案件记录。
2007年至2018年间,日本海关共查获了78个被当作宠物贸易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所列物种,涉及数量有1161只,自2008年以来,每年查获的此类案件均不超过10起。
作者写道:“对日本这样的重点消费国家来说,这样的查获量很可能意味着查获率很低。”
其中爬行动物占大多数(71%),其次是哺乳动物(19%)和鸟类(6%),还有少量蛛形纲动物、昆虫、两栖动物和鱼类。
一旦进入国内,所有被查获的动物活体几乎都可以在国内市场不受限制地出售,有效地将走私的动物“洗白”,转化为合法贸易。
“日本的边境管制存在众多漏洞,且立法薄弱,这让外国宠物贩运者们有利可图,并可能使日本公民面临境外输入性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TRAFFIC驻日本办公室主任、报告作者Tomomi Kitade表示。
虽然大多数单次查获的动物活体数量不超过5只,但按“洗白”后的宠物市场零售价值计算,每只动物的平均市价约为150万至360万日元(约合1.4万至3.3万美元)。2014年至2018年间,因外来宠物交易而查获的野生动物总值约为0.541 – 1.256亿日元(约合49.2 – 110万美元)。
在日本查获这些货物之前,泰国和中国内地,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是这条供应链中最常见的中转站。大部分(65%)是经由客运航空公司运输而来的,其次是国际邮寄渠道(24%)、商业货物空运(8%))和邮轮(3%)。
在2012年至2018年间接受调查的25起走私案件中,日本海关至少对其中8起的犯罪嫌疑人提出了刑事指控。报告称,尽管数量较低,但这也反映出日本海关当局日益认识到动物活体走私的严重性。根据日本《海关法》规定,违法者将依据行政罚款处理,而非刑事指控。
自2007年以来,在日本发生的12起外来宠物走私案件中,至少有18名被告被起诉,他们都是日本公民,其中4人是宠物店老板,而至少4人被认定在日本或海外参与了其他野生动物犯罪活动。
以日本为目的地的海外查获的媒体报道共有28起案件,涉及1,207件动物标本,并在其他多个国家的数次执法行动中拘捕了至少4名日本公民,也凸显出某种程度的犯罪专业化。一些年轻的日本公民涉及案件表明,有组织的犯罪网络也在招募年轻人参与跨国野生物犯罪。
该研究还发现了一些证据,指出日本同时也有来源国的身份,共涉及了8起案件,其中至少有3起发生在2015年之后,走私物种涉及日本本土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该报告还建议,政府需要对有关动物活体进出口和国内交易的现行规定进行紧急审查;制定和执行打击野生动物犯罪的国家行动计划;加强国际执法合作,特别是亚洲地区;加强与运输部门的合作,提高工作人员发现野生动物走私活动的能力,并及时向执法机关报告。
尽管日本历史上一直是外来宠物最大的消费国之一,但这份最新的研究的确也是首次对其查获情况进行的全面审查,并评估执法效率。
注:本报告的日文版可在下方链接内查阅
https://www.traffic.org/site/assets/files/12923/crossing_the_red_line_jp.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