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合法且可持续的野生动植物贸易
造福地球与人类
TRAFFIC中国项目希望能够为遏制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与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机构一同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
野生动植物贸易是世界上最紧迫的保护挑战之一,同时也影响着数亿人和数以万计的野生动植物物种。
TRAFFIC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关注野生动植物贸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我们的团队来自世界各地,共有超过140名员工进行相关研究、调查和分析,成果会被用于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开展相关的保护行动,并与广泛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帮助确保野生动植物贸易对自然保护不构成威胁。
通过定期监测实体与网络市场的野生动植物贸易情况,为打击非法贸易活动、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居民生计提供了数据基础。
社会和消费行为改变理论是减少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和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有效工具。
与政府和相关行业积极开展协作,及时分享信息,加强能力建设,合力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减少濒危物种遭受盗猎(采)的风险。
我们正在推动各国政府及国际间加强监管和执法,保护当地社区和脆弱的森林不受非法或不可持续的木材贸易影响。
为加强中国木材贸易口岸监管,打击木材走私,促进全球可持续森林管理,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英国)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TRAFFIC)基于国际气候与森林倡议项目(NORAD)和《世界海关组织(WCO)木材合法性判定指南》,在2023年8月21-24日于秦皇岛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一线海关关员的培训和实践课程。来自全国各个木材进口关区的68名海关关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开班式上,学院王守军副书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保护司植物处袁良琛处长和TRAFFIC首席代表徐玲女…
2023年8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的第五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上,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共同编制的《药用物种风险管控指南》正式推出。 《药用物种风险管控指南》旨在通过介绍原料药材获取和产品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流程、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认证清单、操作标准及材料清单,帮助企业就药用动植物资源利用自主开展相关评估,并做出合法、合规、可持续且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判断,为我国中药行业稳定供应、保证品质、加强创新、拓宽销路提供指引,推动和实现…
TRAFFIC近期发布的新报告指出,菲律宾的特有犀鸟物种受到非法网络贸易和盗猎造成的巨大威胁。网络调查共发现有100多只犀鸟待售,相关执法行动查获数十只犀鸟。 分布在菲律宾的犀鸟种类十分丰富,但许多物种仅在有限范围内分布,并受到栖息地丧失、作为野味食用、装饰品和鸟类活体贸易用途的盗猎活动的威胁。 这份名为《鸟笼里的雨林建造者:菲律宾的犀鸟网络贸易(Farmers of the Forest in Cages: The Online Trade of Hornbills in the Philip…
深耕于物种保护领域的民间社会组织敦促非洲互联网企业立即采取行动,解决其运营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的大规模非法销售受威胁野生动植物的问题。根据最近发布的关于灰鹦鹉网络贸易报告以及其他基于网络的野生动植物贸易报告,这些在互联网平台销售受威胁物种的行为可能违反了当地和国际法律。 全球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倡议(GI-TOC)、TRAFFIC和世界鹦鹉信托基金就非洲互联网平台缺乏野生动植物交易的相关政策以及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而表示担忧。如果任由发展,整个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将会受到非常…
TRAFFIC(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创建于1976年,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合作支持成立的野生物贸易研究项目,其目标是确保合法且可持续的野生动植物贸易造福地球与人类。
TRAFFIC 总部位于英国剑桥,全球共设立10个办公室,是世界上最具规模的野生动植物贸易监测网络。TRAFFIC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96年,并于2001年在WWF办公室设立中国项目。2019年12月,TRAFFIC成功注册为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英国)北京代表处。
Project Officer - Money Laundering and Illegal Wildlife Trade, closing date: 17 April 2022 [ Detail ]
Supply Reduction Officer, closing date: 06 February 2022 [ Detail ]
Project Officer (Anti-money laundering), closing date: 06 February 2022 [ Detail ]
Supply Reduction Manager, closing date: 06 February 2022 [ 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