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r

TRAFFIC新报告呼吁人们加强对日本非法玳瑁贸易的关注

2021年5月31日,日本,东京—— TRAFFIC 、WWF和JTEF(日本虎象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指出,日本薄弱的监管与执法正为非法玳瑁贸易提供便利。

重要发现

根据日本海关的记录,2000-2019年共有71起玳瑁案件,其中查获玳瑁制品共564千克,相当于约530只玳瑁,仅2015-2019年间的查获量就超过一半。玳瑁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度濒危”。近年来,玳瑁的主要来源地区已从东南亚转移到加勒比地区。

“国际贸易对玳瑁的需求所导致的不可持续捕捞,是这一极度濒危的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WWF亚太地区海龟保护负责人Chris Madden Hof表示。

“在这方面,日本国内的监管不足可能是一个因素,亟待提升。”

玳瑁的背甲有非常独特的图案,几个世纪以来在日本的龟壳工艺市场中一直备受追捧,在当地被称为“bekko”。自1977年,玳瑁标本、身体部分及其制品的国际商业性贸易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严格禁止。然而,这类贸易仍存在于部分国家(如日本),国际贸易也因此还保持活跃。

1994年,日本取消保留并同意遵守国际贸易禁令。如今,日本国内被允许的龟甲制造业和国内贸易只能使用禁止进口前的库存。

根据以往的研究,制造商的库存应该都已经全部耗尽;然而今天发布的新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库存依然存在。根据2017年的库存清点,1995年向政府报告的188.4吨玳瑁中还留存有28.7吨(约占15%)。但是,考虑到政府并不经常进行抽查,玳瑁背甲的持续使用及其与活跃的制造业之间的关联,都使人怀疑所报告的库存是否真实反映了1993年以前的背甲库存量。

该报告强调了日本目前的海龟制品贸易趋势,包括非法进口以玳瑁为主的制品,并对制造商的库存、国内法规和网络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

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薄弱的监管与执法似乎正为非法来源的原材料进入国内供应链提供了便利。

TRAFFIC日本办公室主任兼WWF日本野生物贸易项目副主任Tomomi Kitade表示说:“国内立法主要依赖于制造商自发报告其交易记录和库存余额,并免除了大多数龟甲制品(完整标本和陆龟背甲除外)的注册要求。”

“我们在2019年对主要网络电商平台的快速调查共发现有8200多件待售的玳瑁制品(包括全新的和二手的),总市场价值约为1.02亿日元,接近100万美元。然而,这些贸易中只有不到1%是完全符合国内立法要求的,其余的虽然合法,但实际上都疏于监管。”

本报告呼吁日本改善对玳瑁库存的管控以及国内贸易的管理,并加强执法力度。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关禁令,以禁止网络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龟甲,以消除未受到足够监管的国内贸易,因为非法来源的产品也可能会在网络市场销售。

Chris Madden Hof最后补充说:“我们呼吁日本积极打击非法海龟贸易,提升监管力度,并在执法链上采用更好的溯源工具,如DNA取样。”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85321353

邮件:traffic.china@traffic.org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