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RAFFIC发布的一份快速评估报告称,基于当前规模巨大的查获案件以及对砗磲贸易动态和规模的缺乏了解,需要对砗磲的全球贸易开展进一步的审查。
这份快速评估报告共记录了200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涉及东南亚的170件砗磲案件,总查获量高达12.1391万吨砗磲以及7682枚用于非法贸易的贝壳。其中超过一半的砗磲查获案件(56%)发生在2017年之后。
近年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砗磲案件,特别是2019年在菲律宾查获的高达12万吨砗磲的最大规模案件,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砗磲贸易,以更好地了解相关贸易的性质及动态。
“看到这些数字着实令人担忧,因为十多年前的科研结果已证实砗磲野外种群数量正急剧下降,一些物种甚至在部分范围内可能已功能性灭绝,”这份快速评估报告的作者之一、野生动植物犯罪高级分析师Rama Wong表示。
人们对砗磲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双壳软体动物的全球非法贸易情况知之甚少。长期以来,它们常常遭合法或非法捕捞与贸易,主要被用于食品、装饰品和水族馆贸易。
为了填补这些知识空白,这份快速评估报告对涉及合法和非法砗磲贸易的相关国家/地区情况进行了梳理。
结果指出,菲律宾的查获案件量最高(71次),其中大部分(62%)发生在巴拉望省。由于2019年发生了最大规模的查获,过去二十年间总查获重量最高的也是菲律宾(12.1071万吨)。
从提供了具体物种信息记录的29起案件中,查获量最高(70.5%)的物种是菱砗磲(Hippopus porcellanus),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珍稀的砗磲物种之一。
作者在分析砗磲的合法国际贸易时,发现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较低。现存12种砗磲中有1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以对其合法贸易进行监管,并要求各缔约方报告进出口数据。
进口方和出口方向CITES报告的贸易数据明显存在巨大差异1。从2003年到2021年,进口方共计报告了400多万枚砗磲贝的贸易记录,而出口方仅报告了300万枚。
Wong补充说:“查获、贸易数据的巨大差异以及对缺乏当前贸易动态的充足认识,造成了砗磲种群面临愈加剧烈的生存压力。”Wong敦促有关部门或机构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填补认识空白,并为加强执法、完善法规和减少需求方面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信息。
TRAFFIC东南亚办公室负责人Kanitha Krishnasamy指出,加强对主要来源地和消费市场的捕捞、需求中心及市场的调查,对完善合法贸易监管并防止非法贸易发生而言至关重要。
“执法力度得以不断加强是个好消息,但鉴于这份快速评估报告所归纳的合法贸易规模,执法必须同时对砗磲相关法规、合法贸易措施等进行更多审查,以确保犯罪分子不会利用合法贸易系统,” Kanitha Krishnasamy表示。
作者表示,查明并起诉非法捕捞和走私砗磲的幕后黑手是确保砗磲种群得以保护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这些大规模的查获案件已明确证实有组织犯罪团伙参与其中,如果没有更集中的监管机制,砗磲很可能会在人们意识到问题之前就被耗尽了。
备注:
- 基于提交给《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最新贸易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