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作为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重要来源、中转和目的地国家,其首都波哥大的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El Dorado International Airport)正成为这一非法贸易链的关键中转点。近日,TRAFFIC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期间发布了一份关于哥伦比亚野生动植物走私的分析报告,重点聚焦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的案件。
机场查获大案:2350只玛塔蛇颈龟的跨国走私
2021年,埃尔多拉多机场执法部门查获了2350只玛塔蛇颈龟,这是该机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野生动物查获案件之一。这些龟从波哥大被贩运至亚马孙河沿岸的莱蒂西亚(毗邻巴西和秘鲁),最终目的地是美国和日本市场。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哥伦比亚丰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过度开发压力,也反映了全球市场对异域宠物、传统药材和奢侈品的巨大需求。
野生动植物走私:与其他犯罪活动的交织
报告指出,野生动植物走私往往与毒品走私、诈骗和洗钱等其他犯罪活动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打击的复杂性。这种多维度犯罪对执法部门间的协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报告特别强调,作为国际枢纽的埃尔多拉多机场,已成为野生动植物走私的主要国际中转站。
多方合作:机场与TRAFFIC联手应对
为遏制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埃尔多拉多机场正与TRAFFIC等合作伙伴展开紧密合作。例如,机场大屏幕上定期播放联合制作的宣传视频,以提高公众意识。这些举措不仅吸引了数千名COP16参会者的关注,也为全球打击非法野生物贸易树立了典范。
报告建议:多管齐下打击走私
报告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以应对哥伦比亚的野生动植物走私问题:
- 建立全国性案件数据库:集中管理各执法单位的信息情报,提升数据共享效率。
-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与毗邻国家的信息共享,形成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 社区参与:将当地社区居民纳入打击走私的行动中,增强基层防控力量。
- 资源优化:增加对走私热点地区的资源分配,实施可追溯系统以防止非法来源物种被“洗白”。
- 机场管控升级:通过响应协议和匿名举报工具等,加强对埃尔多拉多机场的管控力度。
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的案例揭示了全球非法野生物贸易的复杂性与严峻性。TRAFFIC的报告不仅为哥伦比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全球打击野生动植物走私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才能有效遏制这一非法贸易,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